中山一院儿科专家圆满完成滇西精准帮扶任务

2021-08-24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儿科巴宏军主治医师圆满完成滇西精准帮扶任务,助力提升当地儿科医疗技术水平。今年3月,巴宏军主治医师作为中山大学对口医疗第三批“组团式帮扶”云南凤庆县人民医院医疗队队员,在中山大学扶贫工作组组长、学校工会常务副主席吴京洪的带领下,踏上了云南省凤庆县的帮扶之路。

       凤庆县位于我国西南边陲云南省临沧市,属于滇西山区,医疗技术较为落后。凤庆县于2013年成为中山大学的定点帮扶县,2014年开始,中山大学集中选派中山大学各附属医院的专家团队到凤庆开展医疗帮扶活动。2019年5月,中山大学创新“组团式”医疗帮扶新模式,继续进行“造血式”帮扶。中山一院儿科主治医师巴宏军是第三批长期派驻专家之一,主要进驻县人民医院儿科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定点帮扶。

       巴宏军主治医师抵达凤庆县人民医院后,担任儿科挂职主任职务,在原科室主任协助下,全面指导科室工作。在帮扶期间,巴宏军主治医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积极主动投入到医疗教学、技术帮扶工作中,参与临床一线进行带教查房、组织各种操作示范,参加危重患儿的抢救和疑难病例的讨论。

       除了参与科室日常工作外,平日对年轻医生进行手把手带教,帮助年轻医生在有限的药物和检查手段下尽量提供让患儿及家属都满意的诊疗措施。通过与科室医生相互探讨临床工作经验,巴宏军主治医师耐心地解答各种疑问,更新科室理念,针对特殊病例制定符合县域本土的诊疗规范,以PPT讲义、现场教学形式定期进行业务培训,使科室医务人员的操作技术和理论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此外,巴宏军主治医师还指导新生儿医护团队成功完成县域内首例出生体重只有1200g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脐静脉置管术,保障了患儿静脉营养的供给,填补了凤庆县人民医院乃至凤庆县早产儿脐静脉置管的技术空白。

       在3个月的帮扶工作中,巴宏军主治医师深深体会到党中央、中山大学及中山一院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决心和信心,也切实感受到凤庆县人民医院在就医环境、各专科技术服务水平上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他表示将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贡献自身的力量。

 

巴宏军主治医师进行授课

 

巴宏军主治医师开展教学查房

 

巴宏军主治医师下乡义诊

 

巴宏军主治医师指导床旁超声操作

 

凤庆县人民医院向巴宏军主治医师赠送感谢状

(“组团式帮扶”医疗队)